邀您共赴第13届东西部小动物临床兽医师大会
2021年05月25-27日 · 成都 · 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 · A636
2020年7月,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临床化学学组发布《生化分析仪携带污染的分析评估及处理方法专家共识》。
共识总结了生化分析仪携带污染的来源和特点;提供了携带污染的评估程序和方法;介绍了常用的携带污染的解决方案;用以指导实验室工作人员正确识别、评估携带污染,有效降低由于携带污染带来的结果偏差对患者诊疗的影响。
共识认为携带污染仍然是现阶段自动生化分析系统检测结果准确性的最主要挑战之一,需要生化工作者关注并有效预防。
生化检测系统携带污染的概念
生化检测系统的携带污染为前一个生化测试过程中残留的物质(生物样品、试剂、混合反应液或反应产物等)通过仪器元件(包括但不限于探针、比色杯、搅拌棒、管路等)被携带到下一个生化检测反应中,参与反应、影响反应进程、直接或间接干扰比色或比浊等,并导致检测结果显著偏差的过程。
携带污染常见类型
共识认为造成携带污染常见的污染类型根据携带污染发生部位的不同可以分为:
携带污染的挑战
共识针对携带污染提供了常用的评估程序、方法以及解决方案。但是随着检验技术的不断发展,检验样本类型越来越丰富,各类体液样本的应用,不同抗凝剂的使用,机器的老化等,都可能使样本携带污染发生新的变化,查找携带污染的发生原因极其耗时且消耗试剂成本非常大。
污染携带的解决方案:微流控生化分析仪
根据携带污染发生的原因,我们发现,微流控生化的技术特点,能够从根源上有效避免携带污染。
1、全程使用一次性吸头
微纳芯生化分析仪,使用一次性吸头吸取样本,冻干试剂预封装于试剂盘中,无需担心因样本探针、试剂探针带来的携带污染;
2、无需比色杯
微纳芯生化仪采用微流控技术,样本分离、定量、反应、检测等一系列操作单元被整合到一个极小的空间,试剂盘周边的比色孔代替传统生化分析仪的比色杯,从而避免了比色杯引起的携带污染;
3、无需搅拌棒
微纳芯的微流控技术,利用离心力及毛吸力,使样本通过微流道,定量输送至比色孔,并与预装冻干试剂小球充分反应,无需物理搅拌、混匀,避免了混匀装置带来的携带污染。
4、无去离子水、试剂管路
微纳芯生化分析仪采用微流控技术,无上下水管路,整个检测过程无需去离子水冲洗比色杯、样本探针、试剂探针、搅拌棒等,不会因去离子水水质问题污染整个系统。
无液体试剂管路,避免了残留试剂直接由试剂吸头携带进入下一个反应体系中。
5、不受维护保养、仪器部件老化因素影响
整个反应体系均使用一次性耗材,即用即抛,从根本上杜绝了因 “样品探针磨损、管路清洗维护不佳” 等因素造成的样本携带污染的情况发生。
微流控生化技术
①既能避免携带污染,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② 又大大降低了评估携带污染的工作强度和试剂成本;
③同时微流控反应系统不会因部件老化、保养维护不佳带来携带污染,维护保养更加简便快捷,大大提高了实验室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使用微流控生化检测系统能够更加准确、快速地指导临床诊疗,服务患者。
[1]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临床化学学组. 《生化分析仪携带污染的分析评估及处理方法专家共识》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20,43(07) : 712-717
参考:检验视界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2021年05月25-27日 · 成都 · 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 · A636
2021年05月13-16日 · 上海 · 2.1 H05
2021年03月28-30日 · 重庆国际博览中心 · N7-T030
2020年10月19-22日 · 上海 · 2.1 B19
2020年08月21-23日 · 南昌 · A7-T18
2019年10月19-22日 · 青岛 · S3D04
2019年08月29-31日 · 苏州
2019年03月22-24日 · 北京 · 国家会议中心 · 5A094
2019年03月21-24日 · 南昌 · 绿地国际博览中心 · A2-T18
2019年06月 · 杭州
《生化分析仪携带污染的分析评估及处理方法专家共识》解读